Search

【#Ashlee愛閱讀】​
|02 安靜是種超能力​,欣賞自己才能發揮超能力
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Ashlee愛閱讀】​
|02 安靜是種超能力​,欣賞自己才能發揮超能力

這幾年因工作、進修和各種社交活動,​
認識了不少新朋友,心裡有深深的感觸;​
其實我並不習慣踏出舒適圈。​

每回進修新課程時,​
最討厭的事情就是自我介紹,​
即使回家也很少和同組同學留下聯絡方式。​

此外,我也討厭講電話。​
我討厭非預期時刻打來的工作電話,​
這會讓我很緊張。​

開會、小組討論時,​
我總是那個傾聽的角色。​
我會一直觀察到我覺得安全時,​
一切想清楚、準備好後,才願意發表意見。​

我不太喜歡這樣內向的自己,​
覺得不夠積極主動,也時常批判自己,​
認為自己是個冒牌者。(註一)​

看了「安靜是種超能力」這本書後,我改觀了。​
Jill提出內向者也有潛能和優勢的觀點,​
也提出許多方法和建議。​

讓內向者在面對各種困擾時,可以從容應對。​
像是:要怎麼出席最不擅長的社交場合,​
或是要如何和外向者合作的建議。​

這本書我覺得最受用的是,​
發現原來我不喜歡講電話,並不代表我怯弱。​

內向者特點其中之一,就是不喜歡講電話。​
如果你每次講電話,總會準備好一張重點小紙條。​
那麼你也有可能是內向者。​

內向者討厭講電話是因為:​
擔心接聽電話是無法預期的事,​
或出於同理心,​
擔心致電時不是個好時機打擾對方。​

我自己也有同樣的擔心。​
因為這些沒有預期外的通話,​
無法提前準備,怕會影響溝通。​

而我不喜歡看不到對方表情的溝通,​
因為會不知如何判斷對方的感受,​
擔心表現得不好。​

Jill提到內向者是可以訓練的,​
也有很多內向者是高度社會化的。​

我的解讀是,社會化的原動力才是關鍵,​
比如陳金鋒是個不善言詞的人,​
是個十足的內向者。​

他真心熱愛棒球,在美國生活時,​
為了維持體態、維持表現。​
每餐總是吃牛排和馬鈴薯。​

他其實不喜歡吃這些食物,​
但牛排可以提供蛋白質,馬鈴薯可以消化乳酸。​
所以他必須吃。​

可以看到內向者其實並不保守,也不膽小。​
為了渴望的目標,​
會努力去開拓各種可能,​

我覺得這點有打中我。​
我為自己感到驕傲的一點:​
就是為了整理,​
克服了對鏡頭的恐懼。​

我想每個內向者,​
都應該看看這本書。​

外向也好、內向也好,​
都各有優勢和優點。​

我們都應該去欣賞自己的獨特之處,​
想辦法將優勢用在對的地方。​

安靜不只是種超能力,​
欣賞自己才能發揮超能力。​

(註一)​
總是勉強自己,​
認為所有事都是假裝自己可以做到,才有的成果。​
認為自己其實是冒牌貨,有冒牌者症候群之稱。​

圖:​
前幾天和講師課的同學們約飯,​
整個飯局我幾乎還是個沉默者。​
觀察到每個人的獨特,也是一種潛能呀!

#安靜是種超能力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?關於整理師Ashlee 雙寶媽咪/綺莉生活整理收納主理人/媽媽經駐站作家/方格子駐站作家
View all posts